10月13日,上海证券报发布《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这十年 海南,扬起海上丝绸之路新风帆》重要文章,关注海南控股旗下海南机场(600515.SH)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,持续织密国际航线网络,搭建“空中丝路”,促进国家和地区经贸、旅游合作往来。
穿越千年,大道同行。
一千多年来,华夏大地上的先辈扬帆远航,穿越惊涛骇浪,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,开启了人类文明交融的新时期。
走在海南海口的海边,椰风与潮声交织,仿佛在讲述古往今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变迁故事。
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始发港、补给地,海南曾经见证了海上丝路“舶交海中,不知其数”的繁华;如今,身为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重要支点,海南正加速建设自贸港,用开放连通世界。海南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规模正稳步扩大,由2013年的574亿元扩大到2022年的944亿元。
“推动共建‘一带一路’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战略联动,是海南发展的重大机遇和职责使命。”海南省委常委、常务副省长巴特尔表示,海南将注重发挥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,持续扩大对外开放,以实实在在的项目成果彰显双边交流的务实成效。
9月16日上午8时36分,随着一架载有213名游客的客机平稳降落在三亚凤凰国际机场(下称“三亚机场”)跑道上,三亚机场正式恢复今年首条中亚地区航线——“三亚—阿拉木图”国际航线。
阿拉木图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最大城市和商业及文化中心,也是“一带一路”重要支点城市。
该航线的恢复,是海南积极参与“空中丝路”建设的一个缩影。
一直以来,基础设施是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重要基石。十年来,海南持续织密国际航线网络,为中国与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经贸、旅游等合作往来,提供更为多元化的选择。
数据显示,海南省航空旅客吞吐量从十年前的2000多万人次,增加到2019年最高达到4500万人次;国际航线由2014年的37条增加到2019年初的74条,绝大多数连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。
以三亚机场为例,该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在2018年、2019年连续两年突破2000万人次,成为中国首家跻身“两千万俱乐部”的非省会地级市机场。
海南机场董事长杨小滨表示,三亚机场旅客量逐年稳步增长的背后,是海南机场积极响应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精准把握市场实际需求和航班运行情况,不断开拓航线,新增通航城市。
过去十年,海南机场先后完成三亚机场T2航站楼建设、国际航站楼改扩建、博鳌机场一期及二期建设等项目。“未来,海南机场将协同控股股东推进三亚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、博鳌机场三期扩建项目,项目完成后,预计三亚机场每年可保障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,博鳌机场每年可保障旅客吞吐量300万人次。”杨小滨说。
今年以来,海南加快恢复国际客货运航线。三亚机场已开通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航线5条。此外,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今年也已开通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航线12条。
“空中丝路”的网越织越密,基础设施“硬联通”持续深化,产生的带动效应也在不断显现。据海口海关近期公布的数据,海南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规模稳步扩大,由2013年的574亿元扩大到2022年的944亿元,年均增长百分之5.7。
当前,海南正致力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战略联动。海南企业亦将自身发展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深度绑定,力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承担起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的历史使命。
从海南出发,“空中丝路”未来将畅连五洲。杨小滨表示,海南机场将利用政策优势,新开、加密更多海南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的直航航班,高质量建设面向太平洋、印度洋的国际区域航空门户枢纽。其中,三亚机场接下来将积极恢复“三亚—莫斯科”等俄罗斯及中亚地区航线,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铺路架桥。博鳌机场将于年内通过口岸验收工作,验收完成后将具备开通国际航线条件。
正如《共建“一带一路”: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》白皮书所言,“共建‘一带一路’既是为了中国的发展,也是为了世界的发展。”如今,海南正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,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,深度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大格局。
征程万里风正劲。蓬勃兴起的海南自由贸易港,引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使命不减,书写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新传奇的干劲更盛。